6月14日一大早,謝麗夫婦早早的出了門,今天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不太普通的日子,這個失獨家庭渴望擁有第二個孩子。山東紅十字會醫(yī)院決定為他們提供免費的再生育服務。
賭注:為了重生的生活
自從2012兒子去世之后,謝麗很少出門,也許是醫(yī)院答應幫助給她帶來了一絲希望,記者見到謝麗時比此前狀態(tài)要好很多。
“之前沒有來過紅十字會醫(yī)院,但是想再要一個的想法倒是一直有”,記者了解到,兒子去世以后謝麗的身體狀況也一度出現問題,“甲亢、心臟不好”,面對醫(yī)生的詢問,謝麗顯得有些忐忑。
“我想問一下,如果說可以再生育的話,能不能保障孩子的健康”,聽醫(yī)生說道謝麗依然有再生育的可能時,在一旁的丈夫高印濤著急的問起醫(yī)生。兒子高上的病故給這位父親留下了太多的傷痛,他實在無法承擔任何其他的一點意外。
當天下午,在山東紅十字會醫(yī)院的安排下,醫(yī)生為謝麗免費檢查了卵巢功能、女性內分泌六項并且做了B超,由于謝麗本身的婦科疾病比較嚴重,當天醫(yī)生并沒有為她做輸卵管方面等傷害性的檢查。
“綜合的評估結果來看,生育的指標比較低”,山東紅十字會醫(yī)院不孕不育診療專家潘慧貞告訴記者,女性一般的排卵時間是30年,“現在來看卵子的儲備時間不是太長了,再生育的可能性在10%~20%吧”,謝麗的情況并不是很樂觀。
“以現在的年齡不太適合自然受孕,如果用藥物調理的時間過長,可能沒等身體調理好女性就已經絕經了”,在潘慧貞看來,這是一項時間非常緊迫的工作!叭绻ㄟ^試管的方式還可以縮短時間,順利的話兩三個月的時間就可以”,醫(yī)生的這一建議讓謝麗夫妻眼前一亮,現在面臨的問題則是謝麗的身體需要進一步的條例恢復。
“我們想通過媒體的幫助,看看能不能用試管的方式”,在檢查完畢后的當天晚上,謝麗的丈夫高印濤給齊魯網記者打來了電話。而對于已經年近50的謝麗來說,每一天的時間都顯得無比珍貴,他們知道,這將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重生之旅。
“也許不會成功,但是絕對不能錯過!
面對壓力不少家庭放棄,醫(yī)生提醒不能拖
事實上,從齊魯網推出了關于失獨家庭的報道以來,不斷有失獨者打電話向記者表示想要再生育一個孩子,但這條道路注定充滿了阻礙。
家住日照的費先生告訴記者,在失去獨子之后,夫妻二人為了能夠實現再生育的夢想費盡了心思。吃藥、調理,先后兩次試管嬰兒均以失敗告終,十幾萬的花費讓費先生夫妻再也不敢輕易言試。
48歲的宋玉芳面臨著相同的困境,在2003年兒子離開以后,幾年之間曾經3次懷孕,但最終都沒有能夠瓜熟蒂落,這讓她同樣幾乎失去了信心。
“我們有時候也想啊,一方面是再生育本身的治療費用太高,另一方面我們怎么才能夠再次把孩子養(yǎng)大呢,50歲的年齡,等到孩子20歲的時候自己都已經年逾古稀,如果這期間我們的身體再遭遇到意外呢?”在這場賭局中,輸贏在很多人看來并不成比例。
為了能夠幫助這些希望再生育而又面臨著種種困難的失獨者們,齊魯網聯(lián)合齊魯頻道、山東商報與公益伙伴山東紅十字會醫(yī)院共同發(fā)起了關愛失獨母親的公益活動,希望能用我們的綿薄之力為這些家庭的重生計劃帶來一些希望。
自從齊魯網連續(xù)刊發(fā)了關于失獨家庭的報道之后,不斷有想要再生育的失獨媽媽致電編輯部,表示想要再生育,但當記者邀請他們到醫(yī)院檢查的時候,很多失獨家庭卻猶豫不絕。
“其實像失獨家庭有再生育想法的一定要抓緊時間付諸實踐”,潘慧貞告訴齊魯網記者,由于失獨者大都面臨著年齡大的問題,因此最佳的時機可能會轉瞬即逝。
同時她提醒,在生活方面,失獨父母特別是母親一定要努力讓自己走出心理的陰影,這對于想要實現再生育的夫婦來說顯得尤其重要!胺蚱迌蓚人的溝通安慰很重要,對于心理和身體的恢復都有很大幫助”,潘慧貞表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