毒品到了近代史開始呈現失控態(tài)勢。先是鴉片,1821年英國有個叫昆西的人寫了一本自傳體小說《一個吸鴉片的自白》,描述了吸食鴉片的美妙神奇到痛苦沮喪的經歷?捎瞬还苓@些,將鴉片賣到中國牟利。中國人也不爭氣,乾隆以后都是些敗家子,史籍載:“嘉慶初食(鴉片)者甚少,不二十年,蔓延天下,自士大夫以至販夫走卒群趨之,靡然而不返!币虼撕髞肀l(fā)了兩次鴉片戰(zhàn)爭。
由于鴉片的神奇功能,科學家對此著迷。1803年,德國藥劑師從鴉片中提煉出“嗎啡”,命名都是古希臘睡夢之神的名字。1898年,還是德國人又從嗎啡中提煉出“海洛因”,命名為德文英雄之意。這個“英雄”一開始被當作特效藥,后來才發(fā)現它毒品特性及嚴重后果,但已為時尚晚了。
一百多年來,尤其近幾十年,老牌毒品及新型毒品在全世界形成涌動的暗流,危害各種不同社會的人們。三十年前,中國吸毒者寥寥無幾,今天的局面大家都看到了,最近曝光的吸毒各類明星若干,以至北京42家演藝機構承諾不錄用涉毒藝人,以示威懾。明星有示范效果,理應作出榜樣。150年前的兩次鴉片戰(zhàn)爭,中國政府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,共喪失國土150萬平方公里,這教訓還不慘痛么,那為什么還有人吸毒呢?